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文章教程 > 故事文摘 > 成语故事
  • 熟能生巧的故事、意思及成语解释

    北宋时期,有个叫陈康肃号尧咨的人,箭术精良,举世无双。他因此骄傲极了,常常夸耀自己本领高超:“我的箭术没人比得上。你们有谁愿意跟我比比看啊?” “师父,您实在是太高明了,我们怎么比得上您呢!”“是啊,我们还要…

    2018/12/31 16:02:2360
    阅读更多
  • 德高望重的故事、意思及成语解释

    北宋时期,有个名叫富弼的人,字彦国。他出身贫寒,从小读书勤奋,知识渊博,举止豁达,气概不凡。当时有位前辈见过他后,赞叹说:“这是辅佐帝王的贤才啊!” 富弼二十六岁踏上仕途。四十多年里,他对北宋王朝竭诚尽忠,在处理外交、边防、监察刑狱、…

    2018/12/31 16:02:2351
    阅读更多
  • 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的故事及成语解释

    唳:鸟鸣。听到风声和鹤叫声,都疑心是追兵。草木皆兵:把草和树木都当做了敌人的兵将。形容人在极度惊慌时疑神疑鬼。《晋书·谢玄传》:“闻风声鹤唳,皆以为王师已至。”《晋书·苻坚载记》:“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,…

    2018/12/31 16:02:2349
    阅读更多
  • 模棱两可的故事、意思及成语解释

    苏味道是初唐的政治家、文学家,赵州栾城(今属河北栾城)人。九岁能诗文,少有才华,与李峤以文辞齐名,号“苏李”。20岁中进士,早年为咸阳尉,因吏部侍郎裴行俭赏识,随裴行俭两征突厥,为书记。圣历初官居相位,先后三度为相,深得武则天赏识。 当…

    2018/12/31 16:02:2357
    阅读更多
  • 管中窥豹的故事、意思及成语解释

    史料记载:“王子敬数岁时,尝看诸门生摴蒲,见有胜负,因曰:‘南风不竞。’门生辈轻其小儿,乃曰:‘此郎亦管中窥豹,时见一斑。’” 此段文字中的王子敬即王献之,东晋着名书法家王羲之的末子,聪明伶俐。长大…

    2018/12/31 16:02:2255
    阅读更多
  • 精卫填海的故事、意思及成语解释

    传说,炎帝神农氏最宠爱的女儿女娃,模样长得纤秀,却有着坚强的性格。姐妹们都喜欢打扮,惟独她酷爱体育,尤其水上运动,游泳划船,跳水冲浪。 一天清晨,风和日丽,正是出游的好时光。女娃驶着一叶轻舟,在碧波荡漾的东洋大海上游荡。海风轻轻地吹拂,海浪柔柔地起伏,…

    2018/12/31 16:02:2253
    阅读更多
  • 道听途说的故事、意思及成语解释

    春秋时期,齐国有两个邻居,他们分别叫艾子和毛空。艾子很有学问,收的学生很多。尽管如此,毛空却看不起艾子,总认为自己比艾子强。他想让艾子知道自己比他强,可是一直没有机会。有一天,毛空在路上听到一个消息,十分高兴,心想这回可找到机会了。他很快就走到了艾子的…

    2018/12/31 16:02:2257
    阅读更多
  • 数典忘祖的故事、意思及成语解释

    春秋时期,晋国以荀跞和籍谈为使节出使周王室。周景王设宴款待二人,宴席中所用的酒壶是鲁国进贡的,景王于是问起:“各诸侯国都会进贡一些物品给周王室,为什么独独晋国没有物品进贡呢?” 籍谈回答说:“每个诸侯国都曾领受周王室的赠与,所…

    2018/12/31 16:02:2251
    阅读更多
  • 塞翁失马的故事、意思及成语解释

    古时候,北方边塞住着一个老头,人们都管他叫塞翁。有一天,塞翁家的一匹马撒起野来,跑到塞外胡地去了。他的邻居们得知此事,跑到他家里,劝慰他不必过于伤心。谁知塞翁听了众人的话,满不在乎地说:“不就是丢了一匹马吗,没什么大不了的!依我看,马儿跑走了…

    2018/12/31 16:02:2264
    阅读更多
  • 井底之蛙的故事、意思及成语解释

    一口废井里住着一只青蛙。 有一天,青蛙在井边碰上了一只从海里来的大龟。 青蛙就对海龟夸口说:“你看,我住在这里多快乐!有时高兴了,就在井栏边跳跃一阵;疲倦了,就回到井里,睡在砖洞边一会。或者只留出头和嘴巴,安安静静地把全身泡在水里:或者在软绵绵…

    2018/12/31 16:02:2227
    阅读更多
  • 楚材晋用的故事、意思及成语解释

    春秋时期,楚国有个大夫名叫伍举。有一次,他的岳丈犯了法偷偷地逃跑了,有人造谣说,伍举的岳丈畏罪潜逃,是伍举向他通风报信并送他逃走的。伍举怕楚王听信谣言治他的罪,便带着一家老小逃到临近的郑国去了。 伍举在郑国住了一段时间,觉得不安全,便准备再逃往晋国。 正…

    2018/12/31 16:02:2233
    阅读更多
  • 跳梁小丑的故事、意思及成语解释

    战国时魏国相国惠施,在和庄子的一次谈话中,举自家一株大樗(chū)树为例,说树的主干臃肿,小枝多卷曲,不成材,木匠师傅对它连看都不看一眼,以此讥讽庄子所说的“大而无用,众所同去”。 对此,庄子这样回答道:“子独不见狸狌(shēng)…

    2018/12/31 16:02:2283
    阅读更多